首页

免费女王

时间:2025-05-30 00:01:32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11753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七年接力,“彩虹益路”助学行动帮助192名学子圆梦大学

该船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出资,于2023年6月25日开工建造,是第一艘由中国工程师独立设计的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重点突破了冰区船舶总体设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低温精确补偿技术、冰区载荷与重载荷结构集成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垄断瓶颈。广船国际下一步将开展该船出坞后的设备调试和系统联调、居住区域安装和装饰、船舶海试和科考设备海试等节点任务,计划于2025年初交船。

中新教育|建言献策、服务社会 山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冼汉迪说,他希望通过游戏这一媒介,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故而选择了文化游戏这一细分赛道。近些年来,他们将重心放在了中国风游戏上,制作了《新射雕群侠传》《仙剑世界》等佳作。

莫迪关于中印关系的这番话,耐人寻味

3月以来(1日至20日),黑龙江省平均降水量为5.1毫米,较常年同期少19%,全省平均气温为-6.7℃,较常年同期低0.1℃。

恺英网络首次发布中英双语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

此外,拉林铁路的开通也让沿线的农特产品更加便捷地运往外地。通过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方式,林芝朗县辣椒的销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完)

掌上遍览广州革命文物 “花城红图”上线

在边国光的笔记本上,43页纸,密密麻麻仔细记录着每一次“学雷锋车队”成员们拾金不昧、免费搭载老人残疾人的事迹。边国光坚信,只要大家始于心、见于行,雷锋精神就会一直传承下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